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历史在掌心复活:招远市非遗传承拓印实践课唤醒村落记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0:45:00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8日讯( 通讯员 唐志伟)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实践课在招远市梦芝街道华盈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展开,由招远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关工委、民政局、红十字会、梦芝街道办事处及华盈社区居委会、烟台儒约书院、红十字金都少年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金都少年非遗传承拓印之旅走进华盈社区"实践活动,吸引了50余名少年儿童及家长、志愿者参与。孩子们通过亲手拓印村落名,将传统文化与乡愁记忆镌刻于方寸之间,让沉睡的历史在掌心"活"了过来。

第一现场:解码千年技艺,拓印文化基因

在华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活动室内墨香袅袅。活动特邀非遗指导老师烟台儒约书院院长王新江主讲,王院长以传统礼仪——拜师礼为引,开始了非遗课程,向孩子们讲述了拓印术从甲骨文记录到金石传拓的千年演变。"拓印不仅是技艺,更是中国人留住时光的智慧",老师的话语让孩子们屏息凝神。在实践环节,小参与者们化身"非遗侦探",通过制作托包、现场拓印等拓印技巧。当宣纸在拓包轻叩下渐显纹样时,10岁的杨钧惠惊叹:"原来历史是可以'打印'出来的!"

黄金步道寻根:方寸之间见乡愁

"黄金步道"村名拓印行动将活动推向高潮。"黄金步道"是华盈将招远724个自然村名制作成铜牌,镶嵌在一条步道上,通过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可以了解村史。孩子们穿梭于华盈里商街镶嵌着村名的青铜地砖间。"找到了!这就是我们姥姥家官地村!"曹心依跪坐在刻有村名的地砖前,小心铺搽洗地砖,开始前期准备工作。随着拓包富有节奏的敲击,"官地"二字穿越时空跃然纸上。

非遗传承的种子正在发芽

活动尾声,孩子们带着各自的拓片汇聚在城市会客厅,相互展示、交流,招远市民政局社会事务与区划地名科秦志岭科长说:"通过触摸地名刻印,可以直观感受家乡文字的形态与历史痕迹,了解“招远”“玲珑”“蚕庄”等地名背后的故事,建立对本土文化的初步认知,更能通过拓印激发孩子对人文科学的兴趣;更会让孩子们在心中种下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成为未来招远文化传承的鲜活力量”。华盈社区居委会主任杨军表示:“对这次活动中优秀的拓印作品将择时展出,要让孩子们通过这样的非遗活动,成为非遗传承者、继承者”他还透露,未来将通过"非遗少年说"等系列行动,让更多传统技艺走进华盈社区。

据悉,本次活动拓印成果将于4月10日起在红十字金都少年促进会活动中心展出。招远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可触摸的非遗课堂"将覆盖招远市各办事处、乡镇及社区,让文化传承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

责编: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