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大元为什么会那么快毁灭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3 22:45:29    

一、元朝,中国历史上极其特别的一个时代。

从忽必烈建立元朝改国号开始算起,从1271年-1368年,历时98年,一共11个皇帝。

除去元世祖忽必烈在位34年,元顺帝(最后一个皇帝)在位35年。

其它9个皇帝,一共在位30年。

意味着,平均3年换一个皇帝。

诚如,清末民初大学者梁启超说的,"骤然建立,倏然垮塌,来去如风。"

元朝王朝之大,疆域之广,世界罕见。

中学历史课本有一句标准的评价——"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二、两个关键词:统一和多民族

统一是通过战争,也是世人提起元朝,立马想到的特点。

这个王朝可谓是在战争中,才能找到存在感的王朝。

光是开国大汗——成吉思汗,一生大小战役上百次。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

且每一届领导人上台,都靠比拳头大小。它跟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完全不一样。

无论是蒙古时代,还是大元朝建立之后,都如此。

所以,这为统一而打的战,也就格外多于其它朝代。

统一包括对内统一,也是对外统一。

对内,就是草原上的蒙古人互相干战,也不管祖宗是不是同一个,谁打赢谁称王。

然后,铁木真赢了,成吉思汗这个品牌就诞生了。

对外,先后干掉非蒙古族的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以及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立伊尔汗国。

可以这么说,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被蒙古人征服过。

这么大的帝国,该如何管理?

形式上的统一,与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蒙古到底属于哪一种?

很显然,蒙古其实只是做到了形式的统一。

事实上,由于蒙古大汗的不断更换,这个老大帝国,很快就面临着分裂。

三、四大汗国的分裂

熟悉忽必烈的读者都知道,蒙古帝国是在他手上真正意义上,变成了大元朝的。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

但这个大蒙古帝国,也是在忽必烈手上,分裂出四大汗国,并最终形成了四大汗国与元朝并列的局面。

建元以后,忽必烈为巩固自己的君主之位,必须承认三次西征后,自己的诸王宗室们所建立的赫赫战功,以及他们在帮助忽必烈打败弟弟阿里不哥争王位时,所提供的帮助。

忽必烈的报恩动机,与巩固大元政权的不得已,让他选择了默认四大汗国的独立地位。

这次独立,意味着将来大元王朝被朱元璋红巾军猛K的时候,人家四大汗国是可以不参与打击斗争的。

事实也真如此,元末红巾军起义,四大汗国压根没有派兵到中原来帮忙。

很明显,四大汗国早已在忽必烈时代,就与大元朝保持了分公司与分公司的对立权,对于四大汗国来说,他们共同与元朝,共同构成大蒙古帝国。并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四、文化多元的矛盾

多民族就带来了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乍一看,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口号。可是,前提是你必须真正理解各种文化的内涵与不同。

大元朝的统治,从忽必烈开始,有着很强烈的汉化冲动。他大量的使用汉人为大臣,并推行汉法。同时,他也在不同民族统治区域,实行不同的文化统治。

这都是出于尊重与理解。

毕竟,他是忽必烈,一个从小身边即有汉臣陪伴,长大后以汉臣为幕僚的王子。

所以,他在基督教文化区域,实行基督教统治;在伊斯兰文化区域,实行伊斯兰统治。在汉族地区,则实行汉治。

帝国,确实太大了,不这样能行吗?

总不能像窝阔台身边的大臣傻乎乎地想着,"把中原大地都种上草,变成大草原,以后也可以放牧。"

这么浪漫的想法,只能让帝国崩溃得更快。

不过,多元文化的外表下,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大元王朝的君主们,主动地学习各种文化。

可是,自从忽必烈去世后,元朝君王就已经对汉文化没有了任何兴趣。

后世君主,连汉语和汉字都不认识。

他们派出各省的省委书记——"达鲁花赤",也都不认汉字,不会说汉语。

可以说,"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在元朝11个皇帝当中,只有元世祖忽必烈和元仁宗爱育黎八力巴达做到了。其它人,总体都看不起汉族文化。

问啥?他们想的是,你汉族文化要真那么好,为啥被我们打败了呢?

五、执法不严 腐败成风

元朝法制之完整,不可谓不备。如果你研究大元的法律,就会发现,这肯定是个有法可依的王朝。咱们经常错误的以为,中国古代都是不讲法制,而讲人治。而国外都是讲法制的社会。

这个错误的观点,真心要不得。

其实,中国法制是很完备的。元朝好赖也有一帮懂文化、知传统的儒臣,知道借鉴唐朝的唐律、唐疏、宋朝的宋刑统等相当完整的一套法律制度。

那么,问题在哪里?

为何元末会出现《醉太平·堂堂大元》这样的元曲:"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看官们,这首曲子里写了几个情况:第一、朝廷腐败。您也许会说,腐败不是有监察御史们盯着吗?可要是连监察御史一起腐败了呢?这就等于监守自盗。第二、滥发纸币,通货膨胀。连修黄河的钱,政府都拿不出来,通过滥发纸币的方式,来变相地盘剥百姓。这种逆经济学规律的货币战争,元朝政府官老爷们玩的很习惯。第三、官法滥,刑法重,说明了官法很多很严酷,但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逍遥法外。

综述之,这不是有法可依的问题,而是执法必严的问题。

当一个国家经济崩溃、法律虚设、文化混乱、百姓觉得不公平的时候,它的末日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