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讲解(一首从小就会的经典——《早发白帝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9:37:06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已经57岁,却还在幻想着能入仕当官,于是站错了队,竟然陪着永王李璘造反,最终兵败入狱,在各方人士的斡旋营救下,才免于一死,被流放夜郎。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肃宗登基后,因关中大旱,大赦天下。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花甲老人惊喜交加,随即返程,乘舟东下江陵,写下了一首《白帝下江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若水学诗》目录的第二十二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朝:早晨。辞:告别。白帝:即白帝城。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峻,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而水行船速全在落差,为全篇描写顺流而下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也为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目的不暇迎送埋下伏笔。同时, “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重获新生”,在这曙光初灿的晨曦,怀着愉悦的心情告别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从白帝城到江陵为长江的一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沿途两岸峰峦崔嵬,峭壁对峙,云遮雾绕。江面大多狭窄,江流湍急,礁石密布,江流曲似九回肠。诗人说“一日还”,既承接前文从高到低顺流而下的迅速,同时这句夸张的手法也把“诗仙”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心急嫌船慢,船快心更急,恨不得马上回家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极力形容船行之快,简练有力,平仄相间,声调抑扬,富有诗意。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和急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两岸猿声啼不住”,自古猿都是“哀鸣”,所以才有“杜鹃啼血猿哀鸣”,“啼猿何必近孤舟”等佳句传世。而李白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诗人身在这如离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告别远去的“哀鸣”,心里如卸下千金重担般轻松。同时,一个“啼”字,从眼前到耳畔,无声到有声,让诗作实现了立体动态的效果。


“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果说前面三句已是经典,那么这句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有诗意更有哲理。“轻”,一叶扁舟,船轻速度才快,与前文眼前耳畔的猿声山影完美呼应,同时,又体现出劫后余生的轻松心情。“万重山”:表面指层层叠叠的山峰,实际上正影射着人生中经历的重重阻碍和挫折。正所谓“再回首,恍然如梦”,站在船上一看,一切都过去了……


想李白,少年仗剑出川,入过翰林、下过大狱,攀过巅峰,度过低谷,如今六十一甲子,已经卸掉了少年的轻狂、中年的不惑,看淡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所以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感悟,因物兴感,精妙绝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整篇佳作高超地运用远近、轻重、高低、动静、色彩、音声、虚实等众多美学要素,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整首诗结构清晰明亮,层次分明而丰富,叙事简明清楚,同时叙事和抒发情感浑然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故明代大家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能让不同经历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韵味,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