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养兰花和种兰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6:34:00刘醒龙
种兰花和养兰花,在我这里既不是一时兴起,也非有家传家学。
说来也怪,在我们家,从爷爷开始,都是男人在伺候花。爷爷当年摆弄最多的两种花,一是菊花,一是剑麻花。菊花是野生的,天气一入秋,漫山遍野金黄黄的,爷爷会一朵朵地掐下许多,将乘凉用的竹床铺上报纸,再将菊花摊在上面,摆在阳光里,待晒干后,做上几个枕头,给冬天里免不了会因烤火而上火的家人们去除心火。生长在房前屋后的剑麻是爷爷亲手种的,那高大的花茎如同美玉雕成。爷爷将上面的花瓣摘下来,放在蒸笼里大火蒸上一遍,晒干之后,继续用蒸笼蒸,如此反复三次,才用半斤瘦肉一起炖上一罐汤,说是喝下后能治头痛头晕。父亲退休后,在他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花木,每年春节团聚,子女们一进家门就对着那些花木指指点点,盘算着节后离家时将其带走。其中的一棵蜡梅,一棵红梅,一棵栀子,还有一棵桂花,后来都被迁移到武汉,种在我的院子里。父亲种得最多的是茶花,备受家人喜爱的那棵,至今仍十分茂盛地生长在大姐家,每年花开时节,姐姐和姐夫必定要拍上几张照片,发给我们欣赏。
在我们家,第一个养兰花的人是弟弟。晚年的父亲常对其他子女说,弟弟伺候兰花胜过伺候老子。有句话说,爱兰花的人心地都很好。弟弟正是如此,特别有孝心,我们家和弟媳家一共4位老人,前后十几年,都是弟弟没日没夜地陪伴到最后。抱怨归抱怨,当着大家的面,弟弟每每用手帕一片片地擦拭兰花的绿叶,父亲默默看过去的眼神里充盈着的怜爱,既向着弟弟,也向着兰花。
那时候,一到四月天,三三两两的少女们就提着小小竹篮,从周边山上下来,一路飘香进到县城,站在唯一的十字路口,用方言声声叫着:卖兰花哟!脆嫩的女声随着春风荡漾,满城尽是沁人心脾的幽香。用红丝线捆扎的兰花花箭,10枝一小捆,只要1元人民币,后来慢慢涨到2元,无论是1元还是2元,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卖得一枝不剩。当工人时,只有上夜班才能赶着下班买上一两束,那些上白班的,下班后就只能闻一闻黄昏时的少许余香。受此感动,曾经写过一篇习作《卖兰花的少女》,发表在黄冈地区群艺馆主办的四开小报《赤壁》的头版头条,只是篇名被改为有效颦嫌疑的《兰花女》。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公布后,春暖花开之际,成群结队的少女忽然不见了,卖兰花的换成一些形迹可疑的中年女人,地点也变成了菜市场。很多年后,自己在院子里围出两块兰圃,种上武汉三镇难得一见的兰花,弟弟见了什么也没说。又过了些年,当我开始用花盆养兰花时,弟弟才开口提醒兰花很不好养,他自己现在除了几棵君子兰,别的兰花都不再养了。弟弟的意思是君子兰相对好养一些,我却没有认可,潜台词是对“疯狂的君子兰”的反感。
种养兰花这些年,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个习惯,冬去春来之际,会指指点点地数上两遍,第一遍是数这一年种养了多少兰花,第二遍是数这一年种养的兰花长出多少花箭。还有一个不曾与人言说的原因,就是盘点这一年间,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夏天,因为没有照料好,不幸枯萎的有多少。最初的时候,兰圃中的兰花生长极好,时逢花季,半个小区都是它香气弥漫的范围。随着房前屋后因公因私不断地修缮改造,哪怕站在兰圃旁边,盯着施工人员的靴子,也挽不回被践踏的命运。今年3月初,寻得两棵树,第一棵是石榴,有朋友自告奋勇来帮忙,树栽好了,代价是不少兰花也化为泥土。第二棵是金银花老桩,我不敢再惊动他人,提前一天,将兰花挖起来,放置稍远处的桂花树下,再挖出一座深坑。等金银花老桩到了,亲自动手栽下去。待一切全弄妥当了,再将兰花移回来,栽在老地方。隔夜再看,原本就已经长出来的几枝花箭,明显蹿高了不少。
在地里种兰花,看法几乎一致,只要不是人为祸害,一般不会有大问题。换成花盆来养兰花,有多少人说不好养,就有多少人说好养。说好养的几乎全是山里人。在山里人看来,兰花生长的地方,要土没土,要水没水,却长得活色生香,与任何一种庄稼相比,都要容易许多。旱地作物怕涝,水生作物怕旱,还有既怕旱又怕涝的。长在荒山野岭上的兰花,大旱三年过后还能应春风之约招之即来,苦雨三秋落尽仍旧可以随万物重新复苏。说兰花不好养多数是城里人。并非受到古典诗词熏陶,才将养兰花当成修身养性的头等大事,很多时候,兰花在城里人心中的道理,是对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环境中的一种悖逆,是对周围世相的暗自纠偏。那种将三两根植株养在精致的花盆里,放置在离得最近的身旁,一心一意守候着兰蕊绽放、兰香发散的人,必定有着难以言表的心意。如此,不能不说,养兰花恰似养人,城市里看似方方面面挺好,乡野中貌似这这那那不如人意,活起人来,往往会大相径庭。
关于兰花,我越来越看重那茂密的一丛。种在兰圃里,养在花盆里,都是这样。所谓孤芳独赏,指的是兰花寻得时就带着花箭,只要两眼盯着,用不着伺候也能绽放。那些只有一小撮,看上去十分孤傲、十分清瘦,摆放在任何地方,即刻就显出十二分排他的兰花,就算等上3年,也是不会开花的。甚至完全有可能,在第二个年头就变得红消香断惹人怜,不得不“众里寻他千百度”,重新去哪里再获得一棵。如此兰花,在一个“养”字下面,说是品兰,实际上品的是心境和心性。兰花在我这里,经历了因不一样的施工带来的几次大变故。每一次恍如劫后余生的重来,让我也学会了将兰花与周围事物一并协调考虑。一番番努力下来,发现自己表面上在种养兰花,背后是在培育属于自己可以把握的小小自然。那几棵安然度过每一次变故的兰花,茂盛得如同一蓬茅草,给我的教益也如同生生不息的茅草。我不以为如此譬喻会大大降低兰花的品相与品格,相反,这是兰花被过度溺爱后的返璞归真。那株在市场上拍卖出几十万元天价的所谓极品兰花,能否以纤弱之姿在买主手里活到下一回春、下一次秋,实在是个未知数。无法做到生机勃勃的植物,哪怕捧上了天,到头来也只能与枯枝败叶为伍。
从自然来到人间的兰花,到底是顺应人性,还是保有天性,这是个问题,又不是个问题。无论何种的生花妙笔,将兰花写成人间再无第二的妙品,令其触景生情的肯定不是养在花盆中弱不禁风的那种,而是从幽幽如游丝的芬芳中闻到的蓬勃元气。当然,这种判断的基础首先还是兰花何以为兰花,并非鸡同鸭讲,更不是指鹿为马。
那一天,见自家的兰花长出不少花箭,便依惯例清点数目。前后院两处兰圃分别是60棵和24棵,栽在各种花盆中的有23棵。得知加起来刚好107棵。世间有“物以稀为贵”的常理,但在107与1的对比中,“情因老更慈”才是硬道理。苏轼说,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兰花与情爱本不是稀罕之物,因为以兰花和情爱为稀罕的人太普遍,才硬生生将兰花推上天价般的少数,更将情爱误以为是三生三世才修得的奇缘。生于土地,长于土地,这才生长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空谷幽兰。所以,之前和往后,我更倾向于种兰花,对兰花的“养”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7日 20 版)
相关文章
- 言短意长|谁可以做大学校长? 04-07
- 人民论坛:干事创业得有一股子劲 04-07
- 365字短文“与诸公告别”!大学教授自拟讣告引关注 04-07
- 美媒:关税战压力恐致苹果公司在美销售产品涨价 04-07
- 养兰花和种兰花 04-07
- 入乡随“服”,美景美服美不胜收 04-06
- 朱有华|一位以朱新建为范的“原生守真”画家 聊聊我熟悉的笑阳先生 04-03
- 牛!顺德这个学校的电影节由学生“出品”,一办就是11年 04-02
- 03-25 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等人拟任正厅长级领导职务
- 03-26 西安:2035年全市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形成 约1700万人受益
- 03-25 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举行
- 03-26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 03-26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慰问活动
- 03-25 《科学开讲》:打卡中医药文化市集,和失眠说“再见”
- 03-26 安全防范常警惕 生命健康共守护——固始二中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
- 03-25 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03-26 镇巴法院依法判决一起破坏交通设施案
- 03-26 3月28日,曹魏古城专场招聘会震撼来袭!
- 04-08 文明实践|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他们这样身体力行
- 04-08 匈牙利外长:将参与针对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法律诉讼
- 04-07 联合国报告: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下降40%
- 04-07 美股继续走低,道指现跌2.64%
- 04-07 长荣航空确认增购6架空客A350-1000飞机和3架A321neo飞机
- 04-07 纽约股市开盘前,特朗普再喊话美国人“别做傻事”,引不满
- 04-07 北京拟支持一批高成长型企业落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 04-07 东营市河口区:深化医疗服务改革 “流动健康驿站”新模式开启义诊新篇章
- 04-07 言短意长|谁可以做大学校长?
- 04-07 中华喜宴 第19期 四十年的“阆”漫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