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长园地 | 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育儿挑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0:39:00【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始与医疗、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AI不仅走进了家庭,也逐渐走进了家庭教育领域。各种智能育儿软件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有儿歌类、早教类、培优类、咨询类等不一而足,各种智能育儿设备如早教机、学习机、故事机、下棋机器人等,也让家长们感到既新鲜又应接不暇。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未来,家庭教育一定会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智能育儿的优劣
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给育儿带来了便利,比如,家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内容和功能更加个性化的智能育儿APP,可以通过智能软件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满足更多家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一些智能育儿设备更是给家长省了很多事,比如,用故事机给孩子播放故事,用早教机给孩子辅导功课,用陪伴机器人与孩子对话交流……智能育儿设备为家长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育儿的无力感,打破了家庭教育的时空限制等。智能育儿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在年轻一代家长的教育实践中,嵌入程度越来越深,大大提升了家庭教育功效,使智能时代的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化、数字化、个性化。但是,智能育儿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智能育儿软件有的信息不够准确,有的视频依靠算法推荐缺乏儿童友好视角。有的智能育儿设备在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有的家长对智能设备过于依赖而忽视了家长的能动性或陪伴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麦克林德尔将出生于2025年至2039年的一代人命名为“Beta世代”,认为这一代孩子将受到人工智能的深度影响,孩子们的生活可能被智能化环境包围,人工智能设备、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将深度嵌入到这一代孩子的生活中。智能时代对家长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家庭教育要及时作出调整,才能更好地契合“Beta世代”成长的需要。
重视孩子生活方式的变化
家庭生活不断智能化,有的家长可能会产生担忧,家长角色会不会被AI技术替代?孩子会不会沉迷到AI技术里不能自拔?家长首先要把握好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变化,并在家庭教育中积极适应这种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智能时代孩子的学习有了更多选择,通过智能APP或设备,孩子可以定制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的学习节奏。这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他们对个性化学习有更高要求。

第二个变化是社交方式更加人机化。智能时代孩子的社交圈不再局限于身边人或网友,而是扩展到与机器的交往。机器越来越像人,但是人也有可能越来越像机器,不想动脑、不想和人交往、不想付出情感,只想和电脑、智能音箱、机器人互动。这意味着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他们对现实的人际交往可能更冷漠,家庭教育需要考虑如何弥补孩子的情感需要。
第三个变化是娱乐方式更加便利化。智能时代孩子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便捷,绘画、旅游、拍视频、制作歌曲都可以依靠AI“一键生成”……这既为孩子打开了新的世界,也容易让孩子满足于虚构的娱乐世界,而忽视实践与创造的乐趣。
第四个变化是生活方式更加游戏化。智能时代各种游戏元素借助人工智能嵌入孩子的生活,有趣和好玩成为孩子对生活的重要追求。他们可以通过游戏软件学知识、打卡世界名胜、体验舌尖美食……这意味着孩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可能更重视沉浸式体验,对严肃的生活议题感到无聊,这些都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智能时代需要新型教育思维
了解了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带来的变化,家长要遵循一些符合与适应时代特点的家庭教育原则。

要引导孩子对待AI的态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北京、广东、江苏、辽宁、内蒙古等8个省份的7000余名高中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两成学生用过ChatGPT等生成式AI。有的学生认为用ChatGPT写作文比自己思考省事多了,还有的孩子认为以后都靠机器人做家务,不用再上劳动课了。家长一方面要接纳和了解孩子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另一方面要引导孩子对AI有正确的态度。
要与AI成为合作伙伴。家长与AI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聊聊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孩子一起尝试使用各种家用智能设备,既享受智能育儿的便利,也以此与孩子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结。
要“富养”孩子的精神世界。人工智能时代,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精神滋养和审美体验,不让孩子被智能设备或数字化产品异化,要避免过度追求物质文明的“非人化倾向”。
要重视孩子的情感满足。情感支持是每个人获得安全感、幸福感的基础和来源,家庭也是孩子获得情感满足的重要场域。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现实人际关系带给孩子的情感满足。家长还要注重其他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隔代关系、邻里关系的建设,使家庭生活更有温度,让孩子从中获得情感支持。
要树立家庭教育新思维。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创新、自主性强、善于解决问题的综合型人才,这要求家长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新型教育思维。例如,更重视孩子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社会情感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去养育孩子;尊重孩子的天赋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多元教育方式;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看见孩子的需要。家长自身也要不断提升数字化素养,与孩子一起共享智能生活,也在此过程中共同成长。
作者|孙宏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报家长会微信公众号
编 辑 | 宋宇
设 计 | 宏坤
校 对| 陈婷
审 核| 韦佳 贾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家长园地 | 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育儿挑战 04-07
- 山东“拓新云课堂”开讲,聚焦“AI+康复训练”,探索智慧戒毒新路径 04-07
- 人民日报记者探访中国一拖柔性智能工厂 04-07
- 技术突破、场景创新重构竞争格局 一季度产业观察来了 04-07
- 这场AI主题大展免费开放 04-07
- AI生成“吉卜力风”图片刷屏,全民狂欢的背后是什么 04-07
- “办小报”作业引发的思考 04-07
- “任性娃”再次出走 宁远民警耐心劝回获锦旗 04-07
- 03-25 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等人拟任正厅长级领导职务
- 03-26 西安:2035年全市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形成 约1700万人受益
- 03-25 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举行
- 03-26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 03-26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慰问活动
- 03-25 《科学开讲》:打卡中医药文化市集,和失眠说“再见”
- 03-26 安全防范常警惕 生命健康共守护——固始二中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
- 03-25 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03-26 镇巴法院依法判决一起破坏交通设施案
- 03-26 3月28日,曹魏古城专场招聘会震撼来袭!
- 04-08 匈牙利外长:将参与针对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法律诉讼
- 04-07 联合国报告: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下降40%
- 04-07 美股继续走低,道指现跌2.64%
- 04-07 长荣航空确认增购6架空客A350-1000飞机和3架A321neo飞机
- 04-07 纽约股市开盘前,特朗普再喊话美国人“别做傻事”,引不满
- 04-07 北京拟支持一批高成长型企业落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 04-07 东营市河口区:深化医疗服务改革 “流动健康驿站”新模式开启义诊新篇章
- 04-07 言短意长|谁可以做大学校长?
- 04-07 中华喜宴 第19期 四十年的“阆”漫约定
- 04-07 商户门头牌匾禁用“红黑蓝”三色?河北三河城管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