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ICU医生薄世宁:气管插管就是没尊严吗?不是,尊严是要遵从病人的内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8:01:00

第七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近日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死亡与尊严”,在论坛上,专家学者、医生、文艺工作者等共同探讨了如何体现和保障现代人的死亡尊严以及怎样从死亡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以下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薄世宁的主旨演讲内容。

薄世宁在演讲中。(图片由“清明论坛”提供)
我是一名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医生,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作《命悬一线,我不放手——ICU生死录》,讲述了我所亲历的许多生死徘徊的真实故事。我在ICU工作了20多年,我们每年要救治1000多个危重病人。在今天,ICU的抢救成功率是很高的,多数病人是有希望治愈的。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死亡与尊严”,我想通过三个真实的病例,来谈谈作为ICU医生对患者生命尊严的思考。
我的第一点感悟是,病人的尊严首先是不放弃希望。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2004年。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8点多钟的时候,我收治了一个溺水的孩子。这个8岁的小男孩和他爸爸一起在郊外野泳,他爸爸游着游着发现孩子不见了,等他找到孩子时,已经过去了20分钟。他看见一群人正在给他的儿子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急救人员赶到的时候,孩子才出现了极其微弱的心跳和血压。
刚到ICU病房时,孩子的血压根本维持不住,只能用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提升血压;同时,用呼吸机输送纯氧,但也维持不住正常的血氧。他妈妈问我:医生,我儿子能够醒来的希望有多大?我那时刚刚工作3年,态度比较生硬,我说:活的希望都很渺茫,何谈醒来的希望?刚讲到这里,就听到楼道里孩子的父亲在抽自己的耳光。当时这个妈妈只说了一句话:医生,你给孩子好好治,真变成植物人,我养他一辈子。
按照ICU的规定,每天下午家属只能有一个小时的探视时间。每天,这个妈妈来了以后,就接一盆水,给儿子擦身体,她一边擦一边凑到孩子耳边喊:儿啊,你睁睁眼!儿啊,你睁睁眼!她每天都这样不停地喊着。
半年以后,治疗越来越难。孩子的气管被切开了,肺部不断感染,一轮一轮的抗生素用下去,又引发多重耐药。这时候,很多亲人开始劝这位妈妈放弃,但她说:如果连我都放弃了,我儿子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她还是每天来照顾孩子,每天在那里喊着。
有一天,正好我值班,这位妈妈又在病床边喊着。结果,孩子的眼睛突然动了一下。她以为自己看错了,又大声喊:儿子,你睁睁眼,你可怜可怜你妈!这孩子就睁开了眼睛。而且,这个孩子的智力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休学半年后,又去上学了。现在,20多年过去了,我想这个孩子可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在我看来,很多时候,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被放弃的那一刻,所以如果有希望,请你一定不要放手,这是对生命尊严最大的呵护。ICU医生有三大救命原则:第一是先让人活着,维持住血压和血氧。第二是把困顿交给时间。第三,有时间就有希望。当然,不放弃希望不是盲目地勇敢,而是理性分析、客观对待。这个孩子虽然深度昏迷,可是他的瞳孔没有散大,一些基本的生理反射也是存在的,他是植物状态,而非脑死亡,他有着微弱的醒来的希望。不放弃希望也就是给患者的绝地重生提供了机会。

我的第二点感悟是,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
前段时间,ICU送来了一个大二男生,他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发生大出血,很快陷入深度昏迷,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他来自外地的一个小城市,父母在电话里坚持要手术,尽管医生冒风险给他做了手术,但是术后,他恢复的机会依旧渺茫。
父母很快就赶来了。他们说,无论如何要给孩子治病,因为他们不能没有这个唯一的孩子。这个男孩一直是全家人的骄傲,他的爷爷还偷偷存了两万块钱,准备等孩子暑假回家时送给他。孩子的父母对我说:孩子没有了,我们要钱还有什么用?只要孩子还能维持着,这就是我们两人活下去的意义。
每天,这对父母都会准时到ICU病房来照看孩子。再后来,这对父母为了陪伴孩子,开始在医院里打工。孩子的父亲原来是一名体面的公务员,但他在医院里找了一份最辛苦、最累也是工资最低的工作,那就是接送病人的标本。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他说,给ICU病房送标本的时候,我就可以顺便看我儿子一眼。孩子的妈妈以前在家养尊处优,后来开始在医院里做护工,她说等她儿子醒过来,她学的护工技能就能照顾孩子了。
就这样,这个孩子坚持了8个月的时间,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到最后孩子走的时候,他的父母没有哭,他们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拉着孩子的手,对他说:儿子,你往前走,你朝着有光的地方走。
孩子的父母后来对我说:这8个月的时间,哪里是我们在坚持给孩子治疗,而是儿子给我们争取了8个月的时间。有了这8个月,未来我们还能更坚定地活下去;有了这8个月,儿子走得才无怨无悔,没有那么遗憾和恐惧。
我觉得,医学的终极目的是给人提供关怀、提供安慰。当遇到不可治愈的疾病时,仍能给病人和家属带去安慰,这是医学最伟大的地方。治病的同时,要学会治心。
我的第三点感悟是,尊严应该有选择的时间和自由。
ICU收治的病人中,很少有晚期癌症病人,除非是发生了急性并发症。而我要讲的这个病例,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她是我发小的母亲。
这位阿姨几年前得了比较少见的恶性腹膜间皮瘤,这种疾病非常难治。但她说,一定要治,治疗不光是为她自己,更多是为了她的儿女。我的发小18岁就外出打工,安装暖气管道,后来有了自己的公司,经济条件刚改善了一点,母亲就得了这个病,所以我的发小提出一定要给母亲积极治疗。
当时刚有了肿瘤免疫疗法,但是大陆地区还没有PD-1抗癌药物,于是他就花很多钱到香港代购。一开始用PD-1加上化疗,病情还比较稳定,但两年后病情出现反复。有一次在北京治疗期间,老人突然心跳骤停,插管之后被送到ICU,我也就成了她的主治医生。
那天早上6点,我来到老人的床边,拉着她的手说一些宽慰她的话。结果我发现,她紧紧抓住我的手。我问她:你是憋气吗?她摇了摇头。我说:你放心没有问题,很快就可以治好的。她又摇了摇头。她的眼睛一直盯着我,我接着问:阿姨,您是不是想回家?她用力点了点头。我来到门口跟我的发小说老人想回家,他说这怎么行啊,治了那么久,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回家。
当亲人有了病,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却往往不懂什么时候放手。作为一个看过许多生死的医生,我觉得我有责任向我的发小提出客观的建议,帮助他做出决策。我就跟他说:是的,治了这么久,最好的药用过了,最好的医生也见过了,现在老人想回家,这时候最好的治疗就是遵照老人的愿望,带她回家。
晚上8点多,我的发小给我打来了电话。他说:哥,我们回家了,真好!车一进咱们村的地界,我娘就睁开了眼睛,我们抬着她看了家里的猪圈,看了枣树。我娘走的时候,我们兄妹拉着她的手,她特别安详,谢谢你!
很多人说,气管插了管,病人就没尊严,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尊严和体面是两回事,体面在别人眼里,而尊严则在自己心里。尊严就是遵从病人的内心,让他有选择的自由。
我在《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中曾经总结过让ICU病人有尊严的五个标准:第一是不遗憾,给他好好治疗;第二是不执着,真的没有希望时就带他回家;第三是不痛苦,包括缓解病人肉体和心灵的痛苦以及家属的痛苦;第四是不纠结;第五是不恐惧。
最后我想说,人活一世,沧桑一生,健康时珍爱他,疾病时抓紧他,离别时宽慰他,分别后铭记他,并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爱代代相传,亘古不变,这是对亲情与道义最好的回馈,也是人类对生命最高的礼遇。
原标题:《ICU医生薄世宁:气管插管就是没尊严吗?不是,尊严是要遵从病人的内心》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来源:作者:薄世宁
相关文章
- ICU医生薄世宁:气管插管就是没尊严吗?不是,尊严是要遵从病人的内心 04-04
- 男子为女友跨市上班月通勤费2千:不想异地恋,每天换乘四种交通工具 04-03
- 事关假期!淄博刚刚发布,高速公路出行必看→ 04-02
- 多地发文放春假,如何放引热议,专家:应逐步推进,给学生营造更宽松的学习空间 04-02
- 女子胃不舒服半年多查出癌王 04-01
- 4人入室抢婴案将开庭,被抢孩子奶奶哭了一夜没睡:爷爷临终前说一定要找到孩子 03-31
- 云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03-31
- 孩子校内被同学用剪刀划伤 横山区教体局:会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03-21
- 03-25 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等人拟任正厅长级领导职务
- 03-26 西安:2035年全市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形成 约1700万人受益
- 03-25 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举行
- 03-26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 03-26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慰问活动
- 03-25 《科学开讲》:打卡中医药文化市集,和失眠说“再见”
- 03-26 安全防范常警惕 生命健康共守护——固始二中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
- 03-25 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03-26 镇巴法院依法判决一起破坏交通设施案
- 03-26 3月28日,曹魏古城专场招聘会震撼来袭!
- 04-04 美国股市4日开盘暴跌
- 04-04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胜利一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04-04 日最高气温可达29℃!未来一周都是好天气
- 04-04 甲骨文下跌5.07%,报130.27美元/股,总市值3653.08亿美元
- 04-04 俄总统新闻秘书否认普京本周将与特朗普通电话
- 04-04 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心小学雷锋小队开展校园餐厅志愿服务
- 04-04 民政部:今天全国接待现场祭扫群众3302.61万人次
- 04-04 反击,狠狠地反击!
- 04-04 最新!余承东卸任“华为车BU董事长”
- 04-04 甘肃省庆城县发布霜冻蓝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