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环境治理到数智环保,朝阳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长期主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9:18:00    

文|阿至

当下,绿色发展已经是时代命题,数字化、智能化则是推动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4月10号,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京举办了“绿朝澎湃·企动未来”朝阳环保产业数智创新主题推介活动。会上,以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五家环保领域头部企业依次就技术创新、产业实践和运营模式等维度进行了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随后,多家企业及机构现场官宣了其在数智环保领域达成的新合作。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3+N”朝阳数智环保产业发展联合体正式启动。“3”即三大核心支柱,包括朝阳区政府提供的政策引导及资源支持,中国环境科学院贡献的科研力量和技术创新,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所沉淀的行业实践经验。“N”则代表众多行业头部企业所带来的市场活力和创新动能。

从落地成果、创新合作到产业赋能,此次主题推介活动全面展示了朝阳区在数智环保领域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机遇。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洪福在致辞中也指出,“依托产业资源、科创能力和开放优势,朝阳区加速环保产业数智创新,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朝阳’之路,数智环保产业也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数智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从“环保产业”到“数智环保”,提法改变的背后是一次产业的升级。

简单来说,数智环保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是传统环保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所衍生的新业态。其主要包含六个重点领域:数智环境治理、数智资源循环利用、数智环境管理、数智环境综合服务、数智生态保护、数智绿色低碳发展。

以数智环境治理为例,自去年起,朝阳区就已经全面推动“生态大脑”的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和传统的环境治理相比,“生态大脑”能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预警预报和污染溯源。

这就意味着,如今的环境治理,已经从传统的经验决策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精准治理转型,且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升级,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监测、预警到治理的闭环。

据悉,目前朝阳区“生态大脑”在全市已率先建成覆盖1500家餐饮企业的餐饮业在线监控平台,建成53个大气污染物全项监测站、380个涵盖全部社区(村)的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子站、43个降尘和道路尘负荷监测点、233个涉及重点汽修集群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站。以“生态大脑”为核心中枢,朝阳区区域发展的“含绿量”也在不断上升。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大趋势,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美丽中国建设当中,朝阳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减污降碳首批试点城市,始终承担着引领和示范基地的作用,而环保产业作为绿色生产力提升的主阵地,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丰富落地场景,加速产业结构多元发展

产业升级需要政策引导、资源加持、金融活水和技术支撑,而所有要素的充分结合,都是为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的健康发展,最终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和营商环境。

在朝阳区,数智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础土壤已经成熟,为培育更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据杨洪福现场介绍,为推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更好融合,朝阳区聚力推动数智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涵盖6大重点领域,24个细分领域,目前已基本形成领域齐全、结构优化、分工精细的发展体系。

在产业政策配套方面,朝阳区在投资、贸易等方面享有先行先试政策,为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完善“1+7”产业政策体系,每年投入超40亿元支持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在产业空间方面,朝阳区正在加快推动数智环保产业与中关村朝阳园、北京CBD、山河湾谷创新区三大重点功能区协调互促发展,充分满足各类数智环保企业发展个性化需求。

在技术积累方面,朝阳区数智环保领域拥有驻区央企总部及重点分支机构58家,环保上市企业14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功能型平台9家,在标准引领、技术创新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在产业资源方面,区内共有苏伊士等25家跨国公司总部,欧盟创新中心等14家国际组织,依托开放政策与国际化平台,朝阳区吸附国际环保创新资源能力不断提升,为数智环保产业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创新到落地应用,全产业链条的完善,也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数智环保领域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落地场景和市场发展空间。

在主题推介活动中,北京朝阳环境集团、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苏伊士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排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家数智环保领域的链主企业代表,围绕自身技术创新和落地项目案例依次进行了详细介绍。

以首创环保集团为例,“AI+生态环保”就是其近年来持续探索的方向。目前集团自主研发了能够监测高值热点的智能研判技术,通过历史高值数据构建污染案例库,嵌入智能分析算法,实现了高值污染成因的快速分析与智能报警。

效率的提升是显著的。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传统的30分钟分析时间被压缩至20秒,效率提升近90%。

高效研判是第一步,首创环保集团还引入了无人机自动巡航,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巡查路径,实时反馈巡查结果,自动生成巡查报告,通过“无人值守”实现数据感知和调度效率的大幅提升。

以AI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生系统性变革,而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也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场景。

这并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成果展示,而是产业生态一体化之下,由区域发展势能所带动的企业协同发展。事实上,只要链主企业进一步发挥龙头效应,往往也会持续带动区域内一连串上下游企业的快速成长。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的当下,这种产业合作与生态共建则显得尤为重要。

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

今年,朝阳区数智环保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治理”的融合模式,创新模式的背后,本质上是将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从过去的“互相割裂”转向“协同共生”的系统性变革。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二元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朝阳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数智环保产业的发展,就是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破传统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割裂状态,形成从生态治理优化环境承载力,到绿色技术激活产业动能,再到数据要素重构治理体系的闭环。

比如,北京亮马河流域治理就是一个城市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典型案例。其成功源于“生态修复—城市更新—产业升级”三位一体的系统化设计,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国际水岸经济带”的蜕变。

从结果来看,朝阳区系统性、创新性的综合治理,不仅仅让亮马河成为生态绿廊,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区域经济价值跃升,形成了“治水兴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事实上,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也正是如今朝阳区大力发展数智环保产业所倡导的理念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朝阳区也在大力推进政企联动,构建多方协同的运作体系。

会上,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与欧盟创新中心等环保企业进行了签约,将推动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国际合作与绿色贸易、减污降碳跨领域合作以及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重点合作项目在朝阳区落地,为朝阳区带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解决方案,并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杨洪福现场所总结,“绿色发展是时代命题,数智转型是必由之路。”从清晰可见的环境治理效果,到真实可感的企业发展速度,朝阳区数智环保产业及区域内企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正在为超大型城市探索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