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一”后,烟台初中小学全面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5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4月8日,烟台市教育局举行烟台市学校体育工作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今年烟台将全面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从制度上落实“双大课间”和“每天1节体育课”的刚性要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五一”之后全面落实“双大课间”“每天1节体育课”,切实推进“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有效落实。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会上,烟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王先统介绍,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实施课程、输送、竞赛、评价、保障“五位一体”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学校体育质量,全市学校体育改革创新成果取得初步成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体育教学保持稳中有进。体育活动时间充分保证。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广泛开展市、县、校各项目体育比赛,成功举办2024年全市学生运动会和“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海阳市、蓬莱区探索实施“双大课间”制度取得良好成效。各区市结合地域资源开展戚家拳、螳螂拳、太极拳等传统体育推广,推动校园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学生体质稳步提升。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初步达成阶段性提升目标。幼儿体育影响不断扩大。幼儿体育研究示范基地和6个幼儿体育教师工作室打造了幼儿体质提升典型样板,成果辐射全市,成效显著。

校园足球实现创新发展。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211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38.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举办全市校园足球高级教练员培训班,校园足球师资持续加强。开展足球特色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验证学校足球特色发展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双重成效。

校园场地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市教育局积极探索推进,开放学校数量持续增加。截至今年3月,全市累计开放中小学校193所(占全市城区中小学的65.6%),校园场地开放工作取得突出进展。

全面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

王先统说,下步,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目标要求,在五个方面工作中实现新突破。

全面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从制度上落实“双大课间”和“每天1节体育课”的刚性要求。今年3月,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五一”之后全面落实“双大课间”“每天1节体育课”,切实推进“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有效落实。加大力度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实施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假期体育整体设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提高“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实施质量,坚决杜绝不出汗、求表面、花架子等无实效的体育活动。重视幼儿体育推广,把总结出的经验做法推广至全市所有幼儿园,形成学前到基础教育的学校体育贯通。

不断完善面向人人、全面普及的竞赛体系。开展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体育比赛,促进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避免“少数人跑,多数人看”,努力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通过开展体育赛事,激发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展现青少年儿童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

充分强化特色学校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今年,市局将布局一批市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构建“小初高一条龙”体育特长学生培养输送体系,为有天赋的体育特长学生提供良性发展渠道,最终把真正既有文化素养又具备体育专项技能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输送到理想高校和专业运动队。

加快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提高普及推广水平,加强校园足球体系化建设,促进特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做好人才贯通培养,发挥好体育专项特色学校的政策优势,规划好、布局好、管理好、发展好区域足球人才“一条龙”升学保障体系;规范校园足球赛事活动,持续优化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体系,加强组织管理,树立风清气正的竞赛环境。

全力推动校园体育场地开放。市政府印发的《以“打开”模式推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若干措施》中,明确要求“推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今年,市教育局牵头各区市政府(管委)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目前第一季度计划顺利完成,预计今年可以基本实现全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全面开放。市教育局将持续加强对开放学校的指导,确保开放效果长期有效,更好地满足市民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