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纵横谈|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立交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51:00    

近年来,河南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了从中职到高职再到职教本科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通过职教高考这条赛道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河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职教高考考核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是对接产业需求的真实技能,为那些在动手实践和专业技能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更有机会冲刺应用型本科。(据《工人日报》4月9日报道)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眼下,学生通过职教高考获得的学历证书与普通高考完全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中享受同等权益,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这一制度也成为打破职业教育“断头路”困局,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关键。

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教育与产业脱节、专业设置同质化等现象,往往制约着职业教育发展。职教高考制度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模式,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要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引擎,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发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养。当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学生能够抓住发展机会升学深造,职业教育也就更加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既要完善职业教育升学通道,也要使技能人才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无缝衔接,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河南通过调整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使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超过70%,学生一毕业就能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职业院校毕业生从“能就业”向“好就业”“精就业”转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

技能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要真正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沃土,需要以制度创新搭建成长“立交桥”,以产教融合筑牢人才培养根基。当中职、高职再到职教本科人才培养衔接渠道被打通,不同类型教育、不同禀赋的学生都能通过职业技能实现人生理想,职业教育也就真正能与普通教育双轨并行,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迈出关键步伐。(赵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