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快评 | 工程院8个名额给民企有深意,期待更多“王坚院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1:44:00    

昨天,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中国工程院明确提出将8个名额主要用于支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候选人,成为备受关注的一大亮点。这8个名额绝非简单的倾斜照顾,它指向的是国家创新生态的进一步优化。

自我国实行院士制度以来,院士群体主要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国企。2019年,阿里云负责人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则让“民企院士”走进公众视野。

领军民企科学家当选院士,体现了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实力的壮大提升。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我国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技术变革的生力军。从国产AI大模型席卷全球到人形机器人惊艳世界,无不印证着民营科技企业在“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全链条创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院士增选对优秀民企专家给予特别关注,既是对这一群体创新能力的肯定,也是推动创新资源向市场端流动的重要举措,将在深层次上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型——在注重重大理论突破的同时,深化需求和应用导向,将破“四唯”、去“帽子”落到实处,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期待本轮遴选,让更多真正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民企科学家脱颖而出,也期待每一位最终当选的“民企院士”都成为我国院士队伍中最具产业活力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