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专利开放许可“一对多”让专利变红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4:53:0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24年,全国有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与45万家企业精准对接。我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

开门研发 共享使用 让专利变红利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已全面落地,打通了专利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难点堵点。湖南作为我国制造业大省,通过专利开放许可、校企合作共同研发等多种方式,盘活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存量专利的转化运用,让越来越多的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近日,全球首台千米级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顺利下线。可应用于1000米以上深度的竖井全断面掘进,填补了全球千米级深竖井硬岩掘进机的技术空白。

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介绍,过去,像这样的大型设备研发因为涉及核心专利技术保护,都是小范围合作攻关,难以形成研发合力。而在这次项目研发中,他们尝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为牵引,联合北京科技大学等十余家单位共同研发、成果共享。

研发涉及的100多项专利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上下游企业。通过专利开放许可“一对多”的模式,简化了传统专利多次授权审批的流程,为项目研发团队使用多渠道来源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湖南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13万件,累计转让专利2.07万次、许可8670次,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5938.48亿元。更多的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把专利推向市场 带动产业升级

我国的“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5年蝉联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第二位,这里的企业正在把实验室里的专利技术推向市场,带动产业升级。

在广汽集团展厅里,一墙的专利证书与量产新能源车格外引人注目。4年前,广汽将自主研发的高能电芯专利技术搭载在“弹匣电池”技术上,并在自主品牌上应用。如今,这项专利技术已化作埃安系列车型的“心脏”,催生出4条专利转化的新路径。

这项电池技术,如今支撑起年产能超36吉瓦时的超级电池工厂,并衍生出几百项专利集群。

除了将专利充分应用在自研品牌之外,广汽还将自主研发技术反向许可给合资企业。同时,通过专利作价入股方式,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实现了知识产权运用从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