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意识是怎么来的?专家尝试一图破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5:01:00新华社上海4月4日电(记者董雪)“人类意识”被认为是科学前沿的未解难题之一,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提出者认为“屏状核是意识产生的关键区域”。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的团队发现,猕猴与啮齿类动物屏状核的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一成果4月3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为理解人类意识产生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屏状核是位于大脑中的一层薄片状灰质结构。团队研究表明,猕猴屏状核与小脑外所有皮层脑区和皮层下核团相连,是大脑的连接中枢,并且屏状核内部在前后轴方向存在广泛联系,为灵长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多模态信息整合的基础。
通过空间转录组技术,研究团队成功破解猕猴屏状核的边界“密码”。猕猴屏状核具有显著不同于周围脑区的特殊标记基因,如SYNPR、NR4A2、NTNG2等,可用来精准勾勒出屏状核的物理边界。在屏状核腹内侧,团队发现了一个全新区域RBC,该区域富含CPLX3、SULF1、CABP7等独特基因,将屏状核与周边脑区背侧内嗅核隔开。猕猴屏状核这些结构与啮齿类动物的屏状核明显不同,这为理解意识的进化机制提供了线索。
据介绍,团队绘制了猕猴屏状核各细胞类型的精细空间分布特征,并且与屏状核神经元投射信息相结合,发现屏状核不同区域在兴奋性神经元的组成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同一个屏状核局部区域连接的皮层和皮层下核团经常具有类似的功能。
此外,团队将猕猴屏状核中富集的GNB4神经元与小鼠相应类型神经元进行了精细比较,发现在猕猴屏状核中呈区域特异性分布的GNB4神经元为猕猴特有的细胞类型。 这表明,在进化过程中,猕猴屏状核演化出了灵长类特异的细胞类型,分布在屏状核内特定区域,参与特定的大脑功能。(完)
相关文章
- 意识是怎么来的?专家尝试一图破解 04-04
- 山西省神池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04-04
- 山西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实施结肠癌根治术 04-04
- 从“憋”得痛不欲生到“通”后一身轻松,专家巧手为肠癌梗阻患者置入肠道支架 04-01
- 京津冀人的雄安故事 04-01
- AI赋能,数字非遗绽光彩 03-31
- 研发成功,最小仅90纳米!这一领域我国再获突破 03-21
- 南方航空更换轻薄座椅,网友吐槽:沙发变“硬座”!回应:更符合人体工学 03-20
- 03-25 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等人拟任正厅长级领导职务
- 03-26 西安:2035年全市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形成 约1700万人受益
- 03-25 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举行
- 03-26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 03-26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慰问活动
- 03-25 《科学开讲》:打卡中医药文化市集,和失眠说“再见”
- 03-26 安全防范常警惕 生命健康共守护——固始二中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
- 03-25 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03-26 镇巴法院依法判决一起破坏交通设施案
- 03-26 3月28日,曹魏古城专场招聘会震撼来袭!
- 04-05 美加税加到内伤 特朗普又催降息 纳指“自由落体”进熊市
- 04-05 这家鲁企全面迈进12英寸碳化硅新时代
- 04-05 从唐诗里“听见”清明
- 04-05 广发睿鑫混合财报解读:份额缩水11%,净资产下滑5.8%,净利润扭亏为盈
- 04-05 车企经营业绩大检阅
- 04-04 美国股市4日开盘暴跌
- 04-04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胜利一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04-04 日最高气温可达29℃!未来一周都是好天气
- 04-04 甲骨文下跌5.07%,报130.27美元/股,总市值3653.08亿美元
- 04-04 俄总统新闻秘书否认普京本周将与特朗普通电话